讓安吉生態發展“綠意”更濃——中國農學會組織專家走進浙江安吉開展調研咨詢
日期:2021-06-01來源:學術交流處
5月17-18日,作為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和“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安排之一,中國農學會聯合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等中國科協生態環境產學聯合體成員,組織由中國農業科學院、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西南林業大學等單位的知名專家參與的調研服務團,參訪“兩山理論”策源地浙江省安吉縣,深刻學習領會“兩山理論”的時代內涵與現實意義,了解掌握當地生態與發展互促共進新成效,為提檔升級當地綠色低碳發展貢獻智慧。
在“兩山理論”誕生地安吉縣余村村,調研服務團觀看了“兩山理論”專題紀錄片,參觀余村陳列廳,系統了解余村生態經濟發展歷程、現狀以及未來規劃。2003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親自謀劃、部署和推動了“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安吉積極響應號召,陸續關停了位于余村村的礦山和水泥廠。2005年8月1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到余村調研,稱贊關停礦山是“高明之舉”,并第一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不僅給余村發展指明了方向,也堅定了安吉走綠色發展之路的信心。經過近20年的探索實踐,“綠水逶迤去,青山相向開”的余村走出了護美綠水青山,做大金山銀山的綠色生態可持續發展道路,讓生態成為了特色,綠色成為了底色,美麗成為了名片。
在安吉溪龍白茶園,調研服務團遠眺綿延的萬畝茶園,聽取了溪龍鄉“一片葉子富了一方百姓”的創業故事。這里因茶富民、因茶名鄉,堅守綠色發展理念,在現代農業的道路上不斷探索,使得白茶不僅成為了溪龍鄉的“金名片”,更成為了安吉的特色產業。在安吉縣筆架山高新農業示范園區,調研服務團參觀了農業霧培種植項目和安吉白茶全產業鏈大數據中心,切實感受到農業科技創新的活力與魅力。調研服務團的專家與筆架山農高區負責人,以及縣科協、農業農村局有關同志深入開展“全國學會智匯浙江”咨詢座談,了解農高區發展瓶頸和短板,對當地落實“兩山理論”提出專家建議。我會的專家代表張衛建研究員表示,安吉的綠色發展頗具成效,具備進一步轉化發展成果、建設零碳村鎮的良好基礎,建議充分發揮涉農科技社團的組織優勢和專家力量,通過系統化設計,集成升級現有環境和產業要素,打造我國低碳農業和零碳村鎮新樣板,讓安吉生態發展“綠意”更濃,為我國碳達峰和碳中和作出新貢獻。
附件: